<
y9h8小说网 > 其他小说 > 穿成继母后,我改造全家种田忙 > 穿成继母后,我改造全家种田忙 第202节
    刘木匠把工匠队伍组建起来之后,也松快了许多,不用再亲力亲为的做这做那,终于体会到了做老板的感觉。

    秦瑶正和阿旺一起给新鲜出炉的香皂做切分时,村长背着手,悠哉悠哉找了过来,提醒她该去县城把文具厂的手续办一办了。

    秦瑶一拍脑袋,“得亏您提醒,要不我差点忘了!”

    村长一脸慈祥的微笑,“那你看咱们哪天去?”

    “明天?”秦瑶试探着问,她时间充裕。

    村长点点头,“那就明日一早咱们一块儿去,那你忙着吧,我回了。”

    抬手示意秦瑶别送,起身就走了。

    但秦瑶还是跟着送到了家门口的坝子上,这才返回。

    家里有人就不关门,她前脚刚进门,后脚两个陌生人就跟着她一起进了院子。

    是一对父女,进了门,大的寻到院里的斧头,对着那些还没来得及劈的木块“哐哐”劈柴。

    小的找到了放在门边的扫帚,拿起就在院里扫。

    什么情况?

    秦瑶有点懵,因为感觉不到二人对自己有任何威胁,没有立马就把人一脚踹出去。

    阿旺也是一怔,后知后觉反应过来居然有人抢他的活,眉头迅速皱起,放下手里切割用的棉线就要去抓那一大一小。

    秦瑶抬手挡住,示意他别急,先看看,挺新鲜的,她还是头回儿见。

    阿旺可急了,很认真的说:“这是我的活!”

    行吧,秦瑶把手放下,阿旺立马冲了过去,一把抓住那父亲举起的斧头,夺了下来,将人丢到秦瑶跟前。

    痛呼声响起,小的那个慌忙丢了扫帚冲过来,跪在秦瑶跟前解释:

    “夫人饶命!夫人饶命!我和爹只是想帮您干活换口吃的,夫人饶了我们吧!”

    可能是没想到小小的农家院子里,还有阿旺这样的狠人在,打了父女俩一个措手不及。

    明明他们这招先前都很灵的,看他们干了活,就算不高兴也会拿点吃食打发他们。

    大的那个好像不会说话,嘴里发出焦急的“啊啊”声,一个劲给秦瑶和阿旺拱手表示歉意。

    秦瑶抱臂狐疑问:“听口音,你们是从隔壁府来的流民?”

    父女二人点头,看秦瑶没有要赶人的样子,小女孩又问:“夫人,我们能帮您干很多活,您有没有活要我们做的?只要一点吃的就行。”

    女孩看起来七八岁,但听这成熟的口吻,秦瑶猜测,应该是个十岁的姑娘了,看起来小,是没吃好,营养不良。

    对女孩,心总是要柔软些,示意父女俩先起来。

    “阿旺,去把早上剩下的馒头拿一个过来。”好心秦瑶是有,但不多,一个馒头父女俩分分,差不多了。

    阿旺把馒头拿来,很有危机感的看了父女俩一眼,才继续去做刚刚没完成的事。

    秦瑶给两人拿来板凳,让他们坐。

    大白面馒头,还带着热呼气,父女俩刚到手,几口就吃光,肚子里有了东西,精气神都好了许多。

    父女俩不敢坐,作揖谢了秦瑶,就想帮她干活。

    “不急,我问你们点事,先坐下休息会儿,看你们这样子,是从我们村后山那边过来的?”

    父女二人点点头,虚虚在板凳上坐了下来,女孩说:“我阿爹不会说话,夫人您有事可以问我,我叫小花,您叫我花儿就行。”

    秦瑶问他们得了返乡粮怎么还不回家,反倒跑她们这小山村来讨食。

    花儿说,朝廷是给他们发了粮食,还劝他们返乡准备下一场麦子的种植,种子由朝廷给,等熬过去,明年危机就解决了。

    但回去的人只是一少部分,因为现在距离种麦的时间还有三个月,很多人回去无法生存,于是才大胆寻到这里来找活。

    “返乡粮我娘和两个弟弟已经先带回去了,还有大半年的时间要熬,这点粮熬不过去的,所以我和爹留下来自己找吃的,这样还能给她们省两口吃的,要是能找到活干攒点钱就更好了。”

    花儿大人一样,无奈的苦笑着陈诉道。

    秦瑶问:“像你们这样留下来的人还有多少?”

    “还有一半?”花儿也不是很确定,反正她们同乡的,每家都留了年轻力壮的没返乡。

    大家想找点活干着养活自己,等到冬天再回去。

    秦瑶眉头皱起,“你们还有同伴在这附近?”

    花儿瞬间沉默,父女二人心虚的低下头去。

    二人只是来打头阵的,要是这个村里有余力能容他们,就回去告诉其他同乡,大家伙一起过来。

    父女二人的沉默已经给了秦瑶答案,神色明显冷了下来。

    但她又能说他们什么呢?

    比起那些没有道德底线坏事做尽的,父女俩只是想靠自己的劳动力生存下去而已。

    纵然有些无耻,但都活不下去了,谁还管你这些。

    看秦瑶久久不说话,父女俩尴尬的站了起来,再次躬身道谢,谢她的白面馒头。

    转身,准备离开。

    “你们那有会算账的吗?”

    花儿惊喜转身,“有!钱叔是我们那酒楼的账房,他会算账!”

    “修路会吗?”

    花儿爹连忙点头,着急的想要表达,手舞得飞快,花儿急得喊他爹慢点慢点,还要帮忙翻译:

    “夫人,我爹说他们修桥铺路都会干,村里要是有人要修房子,他们也行,我爹就是泥瓦匠,他盖的房子可结实了!”

    花儿一脸“夫人你选我们吧、选我们吧”的渴求神情,瘦黄的小脸上,一双杏眼亮晶晶,很是可怜。

    秦瑶面色不变,指着北山脚下的河,吩咐道:

    “看见山脚下那条河了吗,把你们的人都喊过来,在那等着我。”

    父女俩大喜,立马朝山上跑去,准备把同乡们都叫下来。

    秦瑶看着他们进了山,嘱咐阿旺看好家,别再让人随便进来,动身去追刚刚离开的村长。

    原先她还想着村里现在人手严重不足,修路的事情放在秋收之后再说,现在看来,提前也不错。

    送上门的劳动力,不用白不用。

    第297章 化被动为主动

    刘家村祠堂。

    秦瑶:“咱们修路吧。”

    村长和族长一整个大震惊。

    “怎、怎么就修路了?”族长好奇问。

    村长也是一脸迷茫,“村里的人现在都在文具厂里上工,怎么修啊?”

    就剩下他们这些老骨头了,力气也有,但远比不上年轻人。

    而且这也不是重点,重点是,秦瑶怎么好端端突然说起修路的事?

    秦瑶便把自己刚刚遇到花儿父女俩的事说了出来,“现在这情况,他们都躲在咱们北山那片,迟早是要出来,与其被动不如咱们主动。”

    花儿父女看起来是无害,但父女俩的同乡可就不一定了。

    要不是花儿说漏了嘴,秦瑶还不知道北山上来了那么多流民。

    说是来找活,万一看见村里落单的孩子或者没锁门的人家,临时升起什么不好的心思也很有可能。

    秦瑶宁愿用最大的恶意去揣测这些人,也不愿意在事发后再来说什么后悔之类的话。

    村长和族长可不知道北山上有流民,还不是一两个,而是一伙同乡人。

    听到秦瑶这么说,两个老人心里齐齐格登一下。

    这么想来,秦瑶提议修路的事情,反倒是个解决隐患的好办法。

    给那些人圈个活动范围,让他们帮忙修路,管他们两顿饭,既安定了这些流民,又给村里修好了路,两全其美。

    当然,也可以现在就集结村里青壮们冲到北山将他们全部驱赶,但冲突一旦爆发,后面的情况就无法预测了。

    况且,花儿父女等人现在还没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,村长和族长对视一眼,想起自己当年遇到天灾时的艰难和无助,忍不住发出一声怜悯的叹息。

    “都是可怜人,咱们村既然正好缺人手修路,那就让他们来吧。”村长松了口。

    族长也没坚持,问秦瑶有没有个章程什么的。

    他们现在还不知道对方多少人,人少有人少的安顿地方,人多也有人多的安排。

    万幸现在是夏季,天气热,漏风的屋子也不怕,族里还有几间常年无人居住的破土屋,收拾收拾,凑合一下。

    秦瑶说的嘛,这些流民冬天来临前就会走,算起来就是三个月的时间。

    从下河村到刘家村这段路,原先就有路基,修三个月也差不多了。

    秦瑶也是临时起意,章程的没有。

    不过现在商量也来得及。

    “那河边那些流民?”村长有点担心。

    秦瑶摆摆手,“没事,让他们多等一会儿,咱们这边先安排好了再说。”

    如此,村长和族长立马派两个腿脚利索的小伙去把各家的人都叫过来,宣布要用流民修路的事。

    半个时辰后,各家都派了代表过来,众人围坐在祠堂里,男女老少全都有。

    修路钱族里出大头,秦瑶的文具厂刚给了五两年租金,只管早午两顿饭,尚且是够用。

    秦瑶也表了态,文具厂车队以后用路最频繁,后续如果银钱上有缺,文具厂可以补上。

    路面维护,厂里也负责一半。

    看秦瑶得到村民一致好评,刘大福不甘落后,立马说: